Time:2015-09-09 11:35:42
元生创投陈杰:新药研发迎来黄金时代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癌症的高发,生物医药行业日显珍贵。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规模在迅速扩张,在国内,“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生物医疗正成为创投的风口地带。近日,在创业邦的杭州秋季峰会上,搜狐财经采访了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的苏州元生创投的创始合伙人陈杰,请他分享了对投资趋势的认识,以及自身的投资布局。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
1.医药投资迎来新的春天:大批仿制药企业会淘汰
8月中旬,《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出台,将加快新药审批流程,同时政府也将试点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在陈杰看来,这意味着医药投资新的春天的到来。
“比如癌症药原来要申请临床批件,由于药监局人手不够,等待时间要15-18个月,现在实行备案制,就向美国的FDA看齐,只要给国家药监局提出申请,在六个星期没有答复就能上临床了,从而会大大缩短时间。”据了解,中国的药审中心只有120人编制,远低于美国和欧盟的数千人规模,导致大量新药无法快速审批。
“另外,国家对重大疾病药、创新药会设立绿色通道。现在有四灯,无灯、绿灯、黄灯、红灯,对于一些科技创新,可以一路绿灯甚至无灯,对于国家想淘汰的品种,可能是红灯。这些对整个医药投资领域会带来巨大机会和冲击,特别对我们专注于投资医疗医疗中早期项目的基金,投资回报期会缩短,资金效率会提高。”
“最近国家要试点医药生产许可证制度,医药品种研发的所有人和最后生产人不一定要同一家,可以授权给有资质的企业生产。对于医药研发企业来说,就没必要再去建厂,从而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这对我们投资人是好事情,我们会把钱用在刀刃上,就是做研发做临床,品种出来后可以和其他人合作,不需要另外建厂,从而资金回报效率会高很多,速度会快很多。”
陈杰认为,两项新政会淘汰一大批水平很差的仿制药企业,因为新政规定仿制药要做生物特效性、一致性评价等试验才能上市,对于已经上市的仿制药,也要重新评审,这对于以往只追求规模,不追求研发的企业来讲,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冲击。但对于元生创投这样一直坚持投资新药研发,或者是研发能力强的仿制药的企业,会是一个利好,因为淘汰了一批会加速审批。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药企,但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此前,已经有业内人士称,由于以往药品生产的国标相对宽松,如果严格执行新的标准,国内或将有1/3仿制药企会死掉。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15年二季度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案例29起,环比上涨107%,融资规模4.81亿美元,环比上涨65.63%。2015年二季度融资数量上涨明显,而交易规模较2014年二季度的2.95亿美元上涨近62.83%,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出稳固上涨的趋势,该领域已成为VC/PE的“宠儿”。
2.元生创投的投资布局:看好四个细分行业
既然生物医疗领域处于风口之中,哪些细分行业更有前途?陈杰透露了元生创投的四个投资重点: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精确化医疗(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外包服务。
“元生创投现在已经投了十五家企业,有新药研发,比如苏州开拓药业,是一家做前列腺癌的新药研发企业,是十二五重大专项,现在做一期临床,在国家药物审批里面属于绿色通道。两个创业者都是国家千人计划学者。这个项目第一轮的时候是去年和君联一起投,他们最近做了新一轮融资,是弘晖资本,比我们上一轮有一个理想的增幅。”据了解,苏州开拓药业在今年7月获得弘晖资本的1000万美元投资。
“我们投的另一家新药研发企业叫派格生物,是一家做糖尿病的药,正在做一期临床,马上做二期临床,他做的这个品种在国际上糖尿病治疗领域是看好的品种。原来的药要一天打两针,这家企业的药是一周打一针,将来上市的话市场会相当大。中国现在有一亿糖尿病人,市场相当大,一起临床数字也相当不错,也有很多资本在谈募集。”
“最近刚刚投了一家亚盛医药,也是一家新药研发企业,几个老海归创办的企业,他们之前成功把创办的医药研发企业几个亿美金卖给跨国公司,现在重新创业,我们又投了他们,也是很不错的项目,好几个药在一期临床和二期临床。”据了解,今年8月,亚盛医药宣布完成A轮共96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由元禾原点和元明资本领投,倚锋创投,元生创投和磐谷创投等基金跟投。
陈杰表示,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是重点投资方向,主要是针对癌症风险,对癌症早期诊断和筛查,或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疗效和复发方面的应用进行投资。
“我们投资的另一家基因测序公司admera,这是一批中国留美科学家在美国创办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几年培育后上市。我们还投了另一家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公司,是和软银中国一起投的,那是另一种模式,帮助医院建立能力,国内大的三甲医院希望很多东西自己做,这家公司相当于为医院提供仪器、软件、平台,把其他人的产品结合起来。”
“我们最近刚刚投了另一家做结肠癌筛查的公司,我们特别看好,他是通过一些关键指标,基因、粪便等,对结肠癌做早期判断,这样可以不用做肠镜。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同样的产品,我们的产品会更适合中国人。因为中国的结肠癌是目前第二第三大癌症,早期筛查很需要。”
在高端医疗器械进口替代方面,“我们还投了一些高端医疗器械的公司,其中一家是和腾讯、复星一起在美国投资的一家移动医疗器械公司,叫scanadu,产品是一个小小的移动医疗设备,在额头上面放十五秒钟,你的血压、心跳、体温、血氧饱和数据都在手机上,可以传给医生了。我相信中国消费者也会很喜欢这么一个很酷的东西。”
陈杰表示,从医生的角度,现在移动医疗,包括远程问诊需要参数。但是给医生提供的数据不能是电子消费品,因为医生不认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随身医疗设备必须是医疗级别的。如果是电子消费品是很容易做的。
陈杰特别提到了苹果手表,苹果原来想把医疗应用放到苹果手表里,后来都没做,因为难度相当高,要做到医疗级别有很多技术在里面。
3.生物医药投资风险比互联网低很多
投资总会伴随风险,而在通常的认识中,搞研究的投资失败的概率往往会很大,但是陈杰却表示医疗医药投资风险比起互联网风险要低很多,理由是这个领域的投资是靠技术推动的,不像互联网烧完钱什么都没有。“研发做完后会有很多IP和技术,还可以和其他人合作,还可以卖给其他公司。我们投了二三十家企业,还没有哪家死掉,不像互联网企业,可能有一家100倍回报,而99家企业都死掉。”陈杰说。
以往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时间过长,但是陈杰表示,一方面新的药品审批政策会缩短流程,一方面元生创投并不在项目一开始就投资,而是选择在临床期或者临床一起进行投资,这样就缩短了投资回报期,最后元生创投会选择跨国药企已经验证过的靶点和机理的药物为主,中国创业团队在前者基础上改进,这样临床失败风险会降低很多。
陈杰表示,生物医疗领域在美国是占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六分之一的产业,中国远远低于这个比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癌症的高发,这个领域肯定会越来越好,是一个朝阳行业。
当然现在竞争也很激烈,陈杰坦诚,现在中后期项目估值很高,盈利空间很少,再加上注册制和新三板的推出,很多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直接上市,不用拿投资人的钱。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只能选择两个方向:要么往后专注做并购整合,要么往前做早期投资。
陈杰认为,对国内创业团队来说,由于政策大幅降低了时间和资源要求,对于有研发能力的团队来说,现在是一个黄金时代。
人物介绍
陈杰,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目前发起和管理的新建元生物产业基金的规模近6亿元人民币,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已在中美两国投资10余家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型企业,包括:MID Labs方恩医药Admera HealthScanadu派格生物开拓药业等,涵盖生物科技、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及医疗健康服务。苏州生物纳米园是元生创投核心出资人,也是基金的发起人之一。